每次切开市售的咸鸭蛋,看到那红彤彤冒油的蛋黄就馋得慌,可自己腌的总差那么点意思。直到去年在乡下遇见做了三十年咸鸭蛋的周老爹,才知道腌蛋出油的秘密全在"三泡三晾"的功夫里。
一、挑鸭蛋要会"相面"
周老爹说青壳鸭蛋是"油包蛋"的首选,他拿着蛋对着太阳照的样子像老中医把脉:"看见没?蛋黄影子浓得像墨团,这种腌出来才流油。"我在他指导下挑了二十个蛋,个个晃起来像实心小球,果然腌好后个个冒油。
最绝的是他的"三不选"原则:壳有裂纹的不要,表面太光的不要,水泡浮起来的不要。上周我贪便宜买了特价蛋,结果腌出来蛋黄硬得像橡皮,周老爹一看就摇头:"这蛋跟老母鸡似的,油都下蛋下没了。"
二、清洗要懂"温柔术"
原来洗鸭蛋不能蛮干!周老爹用温水加茶叶渣慢慢搓洗,说这样既去污又不伤蛋壳的保护膜。我试过用洗洁精,被他急得直跺脚:"你这是要把蛋洗秃噜皮啊!"现在我家洗蛋都用喝剩的茶叶水,洗好的蛋壳泛着青玉般的光泽。
**阴干时得垫着竹筛,让蛋宝宝们"躺"不是"站"**。有回我图快放阳台暴晒,周老爹痛心疾首:"蛋壳毛孔都晒闭了,盐水咋进去?"后来才懂,阴凉处晾两小时,蛋壳会微微"呼吸",腌时更吸味。
展开全文
三、腌料要会"君臣配"
看周老爹调腌料像看老中医抓药:**粗盐是"君",八角花椒是"臣",白酒是"使"**。他坚持用青海湖的粗盐,说矿物质能让蛋黄起沙流油。最妙的是加的那勺高度酒,周老爹说这是"给蛋黄松绑"的秘诀。
盐水要煮开放凉,浓淡靠鸡蛋试——新鲜鸡蛋横卧盐水里,露出硬币大小的头正好。我偷师时发现他往盐水里扔了片香叶,问起来神秘一笑:"这是老卤的魂,新盐水借个味。"
四、封坛要懂"呼吸法"
周老爹的腌蛋坛子很特别——坛口先蒙纱布,再糊黄泥,最后还要扎个麦秆通气孔。他说这样既防尘又透气,腌出来的蛋不会发臭。我试过用保鲜膜密封,结果开坛时那股硫化氢味差点把邻居引来。
**每隔十天要"翻蛋"**,周老爹的动作像在给婴儿翻身:"让蛋黄沉在中间,油才聚得起来。"上个月我忘了翻,结果蛋黄偏到一边,切开来油都流到蛋白里去了。
五、起坛要看"皇历"
"清明腌蛋中秋吃,中秋腌蛋过年尝。"周老爹的腌蛋日历准得很。他教我看蛋壳:变得灰白似磨砂玻璃时就能起坛。煮之前还要在凉水里泡两小时,"让蛋醒醒",这样煮出来蛋白才嫩不齁咸。
现在每次切开流油的咸蛋黄,就想起周老爹蹲在坛子边的样子:"腌蛋如养孩,急不得恼不得。"您家腌鸭蛋有什么祖传妙招?快来分享那些藏在坛子里的美味秘密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