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去机场坐飞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一个规模较大的机场通常会分成好几个航站楼,这些航站楼又通常会使用T*来进行编号,*主要是数字1、2、3等等。航站楼为什么要用T*的方式来进行编号?其实T是英文Terminal的缩写,意思是“终端、终点、交通枢纽的换乘点”等,所以可以用来指代机场的航站楼、港口的码头、汽车站的停靠点等等。而数字就更好理解了,T1就是指1号航站楼,T2就是指2号航站楼,T3就是指3号航站楼,以此类推。
一般情况下,较小的机场只有一个航站楼,也不用特意标识T1,而较大的机场经常会有多个航站楼,按照建设顺序一般以Terminal 1、Terminal 2、Terminal 3的名字顺延。有时候航站楼相互之间是相互孤立的,有的适合航站楼之间通过人行天桥、地下隧道等相连,如同一个整体。有的机场将不同航站楼分为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不同用处,有的机场的不同航站楼分属于不同的航空公司或者航空联盟使用。可能题者比较巧合的经常出入T3航站楼,所以才会有“很多航站楼就只叫T3”的印象吧。
比如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目前有三座航站楼,其中T1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最早建成的;T2是进入新世纪后扩建建成的,有相连的两个楼,所以又有T2A、T2B之分;T3是去年才建成投入使用,也是面积最大、设施最新的航站楼,用的是T3A,意味着未来还要继续扩建。
据说,还有相关学者抗议,认为机场航站楼不应该用T3这种外文表达方式,认为这样会丢弃文化传统,那我不赞同,机场是一个国家的门面,也算是国际往来交流平台,用外文译音也很正常,如果堂堂大国的机场只有中文没有外文,那么,外国游客来了能方便吗?随着国人出国越来越多,现在全世界机场也贴上了中文,让我们出国很大程度得到方便.因此,传统的坚持是在心,并不在这些表面,机场是国际旅客往来的地方,因此名称跟国际接轨是很正常的.如果要坚持传统,可以在建筑风格上体现,没必要执着于字眼上.
并不是每个机场都有若干个候机楼的,你可能接触到的几个都是大机场,比方北京首都机场,西安好像也有1号候机楼,2号候机楼,3号候机楼的说法,那么这么长的叫法很不方便,所以我们简称为T1,T2,T3。你可能去了T3没到T1和T2,并不是只有T3而不存在T1和T2。上海的浦东和虹桥机场够大吧,到目前都只有T1和T2,有的连T1的说法都没有,比如一些支线机场,只有一个楼,都不用叫T1,直接叫候机厅。
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目前只有一个航站楼在使用 -- 就是T3,原来的两个航站楼T1、T2已经不再使用,改做了其它用途,但新建的航站楼编号还在继续往下排,看新闻报道,新的T4航站楼已列入规划建设之中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